1. 癲狂(煩躁、欲怒伴失眠、頭暈、頭痛)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6 09:18:10 本文來源:石家莊市中醫(yī)院

        廖麗麗  女 20歲 市某中學學生。主因煩躁、欲怒伴失眠、頭暈、頭痛一年于2010年11月25日就診。患者于一年前生氣后出現煩躁、欲怒伴有失眠、頭暈、頭痛,時有驚惕不安,喜怒無常,情緒波動易誘發(fā)或加重,難以控制,十分痛苦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學習,經常因病曠課,家長萬分著急,無登高而歌、棄衣而走、驚嚎怒罵、不避親屬,無昏仆,無意識障礙,無惡心嘔吐,無抽搐,無發(fā)熱,無胸痛咳嗽,病后曾在省二院、和平醫(yī)院、市六院等醫(yī)院多次就診治療,診斷為“青春期精神分裂證”,但具體治療敘訴不詳,經治療病情無好轉,經人介紹今前來就診要求中醫(yī)治療。飲食可,小便正常,大便不爽,睡眠欠佳,月經三月未潮,時有少腹脹痛。既往體健,家族中無類似病史記載。舌質偏紅,舌邊可見淤點淤斑,舌苔薄黃,舌苔呈片狀而厚膩,脈弦滑數。中醫(yī)診斷:癲狂  西醫(yī)診斷:青春期精神分裂證

        辯證:肝陽上亢,痰淤擾竅  治療原則:鎮(zhèn)肝、平肝,活血滌痰 方藥:癲狂夢醒湯合桃核承氣湯加減

        柴胡15克    黃芩15克    珍珠母60克    龍骨30克

        牡蠣30克    青皮10克    陳皮10克      桑白皮10克

        枳實15克    厚撲15克   大腹皮10克     白芍20克

        海浮石15克  炒桃仁15克  赤芍10克      半夏10克

        膽南星10克  薏米30克    云苓10克      炒棗仁15克

        甘草10克    大黃15克(后下) 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 水煎服五劑日一劑空腹服

        二診:2010年11月30日藥后病情好轉,夜眠改善,頭暈、頭痛、煩躁欲怒明顯好轉,月經來潮,量多色黑,夾有淤塊,久病多痰、淤,上方加全蝎6克、朱砂1克,  玳瑁5克,  羚羊粉2克,晚睡前沖服,繼進五劑。

        三診:2010年12月5日藥后病情穩(wěn)定,諸證好轉,效不更方,繼續(xù)五劑。

        四劑:2010年12月10日病情好轉,月經干凈,情緒穩(wěn)定,夜眠明顯改善,已能安眠五小時,久病多虛,上方加太子參10克,繼服五劑以觀療效。

        五診:2010年12月15日病情穩(wěn)定好轉,頭痛煩躁未作,夜能安眠,繼服五劑以觀療效。

        六診:2010年12月20日病情穩(wěn)定好轉,繼續(xù)治療五劑以固療效。

        七診:2010年12月25日病情穩(wěn)定,夜眠安香,繼服五劑以固療效。

        八診:2010年12月30日病情穩(wěn)定,能正常上學,矚患者全蝎、鉤藤、 地龍各30克研粉裝膠囊(0.3),三粒,日三次,連服一個月,追訪半年一切如常。

        【體會】:

        本案證屬肝陽上亢,痰淤擾竅,方以王清任的癲狂夢醒湯合桃核承氣湯,本方以桃仁.、赤芍逐瘀通經,柴胡、青皮疏肝理氣,法夏、陳皮、桑白皮、海浮石、膽南星化痰降氣,枳實、厚樸、大腹皮消氣散滯,大黃、黃芩、清心火而除煩, 珍珠母、龍骨、牡蠣鎮(zhèn)肝潛陽,甘草緩急.通百脈而調和諸藥。本方以逐瘀通經為主.兼以疏肝解郁.理氣化痰消滯.清心除煩.又重用鎮(zhèn)肝潛陽以緩病癥之急。其方意是治氣血郁滯.痰濁內蘊所致.時笑.時哭.罵唱不止.不避羞恥.打人毀物等惡態(tài)之精神病.癲狂型.但在臨床上并不拘泥于一癥.凡屬以上病因所致之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亦可應用。

        激情亚洲综合五月天,少妇午夜av一区,久久黄色网站视频免费播,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免费